手術割下的“肉肉”去哪了?

來源:  江南都市報     |    日期:  2025年01月16日     |    制作:  肖琳琪     |    新聞熱線:  0791-86849110

  江南都市報訊 全媒體記者羅素靜報道:病理報告是很多做過手術的患者,尤其是癌癥患者十分關心的診斷書。然而它卻不像CT、超聲檢查一樣可以當天取到報告,因為處理病理“肉肉”的過程有較多步驟。

  江西省中西醫(yī)結合醫(yī)院病理科醫(yī)生介紹,病理“肉肉”會經歷6站,第一站:浸泡在福爾馬林里;第二站:進入病理科;第三站:病灶取材與固定;第四站:脫水與包埋;第五站:切片、染色與封片;第六站:顯微鏡下查真相。一旦你的疾病類型被診斷明確,“病理”的任務就完成了。它的所有“身份證件”——病理檢查申請單、玻片及蠟塊——將被歸檔保存。據(jù)悉,門診標本資料保存15年,住院標本資料保存30年,這將是它在病理科的歸宿。

  值班編輯:傅藍天

  值班審核:周艷華

  值班編委:鄒文彪



一鍵分享